從陽明書院,到貴山書院,再到貴州大學堂,到如今百年省府路小學、貴陽十九中、貴陽二中等名校匯聚,文脈始終傳承,這裡文風鼎盛自古至今。

貴州鄉賢劉春霖傢祠

抗日戰爭期間,前方戰事、大後方情況等種種消息,便是從這裡播出,不少愛國志士也曾在華傢閣樓裡通過電臺宣傳抗日。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當天,解放軍馬上接管瞭國民黨電臺。國民黨貴州廣播電臺停播。17日,新黔日報社(貴州日報前身)通訊部副部長王堪兼軍事代表接管貴州廣播電臺,開始開動機器轉播新華廣播電臺(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前身)節目。

世傳“高傢的谷子,唐傢的頂子,華傢的銀子”,形象地表述瞭近代社會貴陽三傢名門望族的具體特征。

為與歷史重修舊好,政府正著力打造省府路特色文化街區。

高傢花園

我國文化哲學思想史上最為著名歷史人物王陽明曾生活在貴州貴陽,與省府路有重要淵源,位於該地的貴山書院原名陽明書院,明嘉靖十四(1535),貴州巡撫王杏為紀念王陽明在貴陽講學,撥資金修建瞭陽明書院;清康熙十二年(1673)巡撫曹申吉捐資重建,置書數千卷貯院中;清雍正十三年,貴州巡撫元展成奉命在陽明書院原址重修書院,將陽明書院改名貴山書院。

曾經的省府路是金融一條街,1941年改稱為光明路。中央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聚興城市銀行的貴陽支行和聚康銀行貴陽總行美豐銀行貴陽分行以及湖南省銀行、和成銀行的貴陽辦事處等皆集聚於此。至今,各大銀行均與省府路在咫尺之間。

1949年,王傢烈留居貴陽,1955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政協副主席,於1957年被劃為“右派”,在此期間,“不顧重病和被錯劃為右派的政治壓力,對‘大躍進’造成的‘遵義事件’進行瞭中肯的批評,並提醒當局說:“農村太整得惱火瞭”……同時,他還努力工作,以親身經歷和所知貴州史事,撰寫成大量寶貴史料文章,供給歷史學界研究。”

④傢史:貴陽望族祖庭,深宅大院的世傢風范

貴州第一條水泥路。1954年6月28日,中華路改造工程動工,將路面闊寬至25米,其中車行道寬17米。在建設社會主義高潮的熱情中,中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歷時78天就勝利完工瞭。貴陽中華路成為貴州省第一條水泥路,是當時等級最高、質量最好、路面最寬的城市道路。

黔系軍閥、國民政府時期最後一位貴州主席王傢烈的故居虎峰別墅,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原本是貴州軍閥王傢烈的私宅,故又被稱為“王傢烈公館”。虎峰別墅沒有華麗的裝飾雕刻,而是以整體造型取勝,並且受到瞭些許歐洲羅馬式建築風格的影響,是中西合璧建築一景。為貴陽“民國四大建築”之一。

“廣州公”高廷瑤傢宅。明末清初,高廷瑤在42歲時,協助朝廷平息定番(今黔南州惠水縣)、廣順(今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苗民起事,戰功卓越,獲封六品頂戴,出任安徽省廬州通判。後逐漸官至廣州知府,後人稱之為“廣州公”。從此開啟瞭高傢的富貴之門。後逐漸在貴陽北衙、惠水、廣順大量購買土地,用於出租,僅北衙十三寨就可收租二、三十萬斤。又在貴陽城中的文筆街一帶購買土地用於建房。高傢花園為高傢六代相襲傢宅,原建大院為四進四院,房屋套套相通、院院相連,共有大小廳堂近百間。還有觀音堂、谷倉、

⑥革命史:電臺街往事、紅色年代革命風雲。愛國志士的抗日新竹月子中心費用宣傳要地。波瀾壯闊革命史,千秋偉業自此興。1939年國民黨時期的電臺設立於此華傢私人祠堂大覺精舍,俗稱華傢閣樓,“電臺街”名字源於此。

高傢田產多,在烏當、定番(今惠水縣)等地擁有大片田地,谷子滿倉;唐傢世代為官,朝服頂戴,珠子耀眼;華傢工商巨擘,民族大資本傢,銀子頗豐。

據傳,唐爾鏞(?——1912)字慰慈貴州貴陽府人士,乃貴陽“唐、高、華”三大傢族的唐傢傢主,貴州清末憲政黨派“憲政預備會”的代表人物。其曾祖父唐樹義乃貴州遵義人,道光五年開始為官,死時為湖北按察使(二品銜),生前在貴陽堰塘坎買地建成占地“五十餘畝、以塘佈景、樓閣精巧的”——貴陽第一園林“待歸草堂”,民間稱為“唐傢花園”。其祖父唐炯、父唐我圻均做過二品官,可以說是世宦傢族。

這裡承載著貴陽的國史、城史、文史、傢史、商業史、革命史六段彌足珍貴的歷史

孫可望挾天子以令諸侯,意圖稱帝,便在貴陽建造宮殿。其中,擬選址在貴陽城東門今省府路東頭的忠烈街、文筆街、電臺街一帶建造宮殿。故這一帶的老地名曾叫皇宮卡,又叫皇殿上,省府路還曾叫連升臺。

大街分為兩段,十字街口(今大十字)以南接南門段稱“南街”,以北接北門段稱“北街”。南街和北街也就是中華南路和中華中路的前身。

②城史:龍脈所在:上溯從明、清署衙,至民國省府,擇址龍脈,創城於此。有文官須下轎,武官須下馬之說。

根據貴州省建築設計院的初步設計,該項目擬規劃面積11.9公頃,分為兩期實施。一期主要為省府路沿線立面整治和周邊院落改造工作。二期范圍為文筆街、電臺街等區域,包含文昌閣、華傢閣樓、省工委舊址等8 處歷史文物。

貴陽龍脈所在,疊影時代風華。大東門之內,為歷代府衙機關重地所在。明成化十年(1473年)貴州巡撫宋欽在此建巡撫都察院署,清代在此增設“撫臺”“撫軍”“撫院”衙門,民國歷屆省政府都設於此。明代、清代、民國、共和國歷代貴州行政中心,明:巡撫都察院署,清代:貴州巡撫署衙,民國:貴州省政府;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貴州省人民政府和貴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都設在省府路,1953年省政府遷往八角巖。

無論是曾經還是現在,省府路都是學府代名詞。

劉春霖歷任雲南知府,滇、桂、湘三省佈政使及廣南、昭通、東川等地方官。清政府派劉春霖處理中越邊界劃線事務後,糾正瞭法國人的錯謬,捍衛瞭國傢領土竹北月子中心費用主權。劉氏支祠建於民國6年(1917年),占地85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享堂、戲樓、東西廂樓廊和大門組成。享堂、戲樓、東西廂樓廊均為穿鬥式木構架,裝修講究,門窗、隔扇、群板、額枋、雀替等多為雕花木構件;祠門有三個入口,中為大門,兩邊為側門,外觀上融入瞭西方建築的風格。1987年該處公佈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爾鏞中進士入翰林較早,不知什麼原因返鄉,熱心開辦黔省新學,1901年慈禧太後推行新政“史稱清末新政”,新政內容除編練新軍外另一重要政務就是辦新式學堂。光緒三十年(1905年)在貴州巡撫林紹年的支持下,又有戊戌變法中因主持變法而被革職的前禮部尚書李端棻的幫助,唐爾鏞在貴陽創辦師范講習所任堂長(即校長),為貴州培養瞭大批合格的教師。隨後又開辦瞭官立憲群政法學堂等高等學府,唐爾鏞也出任貴州教育總會會長。

宣統元年(1909年)唐爾鏞的父親唐我圻槍殺瞭唐爾鏞的從弟唐飛,理由是亂倫,唐爾鏞奔走於各大衙門希望化解此事,不料被另一憲政黨派“自治學社”知曉並在報上給予披露,拉開瞭貴州兩大憲政黨派的鬥爭大幕,唐爾鏞自知在貴州呆不下去,於是於1910年赴京參加全國憲政派請求朝廷早開內閣的第三次請願活動,並在北京代表貴州參加瞭全國憲政聯合會。辛亥革命後,出任北洋政府教育司司長、南滇中道尹等職,民國初年(1912年)病死於北京。

唐氏的祖籍原是四川涪州,先祖為逃避張獻忠之亂而遷往貴州遵義定居,據《遵義府志》及《續遵義府志》記載,自清康熙年間至光緒年間,唐氏一門有功名者二十餘人。其中唐樹義、唐炯父子官至巡撫。唐炯辭官返回貴陽堰塘坎,光緒帝還賞其“太子少保”,榮極之致。唐炯還出資並主持修完瞭扶風山的陽明祠。其父唐樹義24歲中舉後歷任湖北監利知縣、甘肅鞏昌知府、陜西按察使、湖北佈政使、湖南按察使等高官。

華傢閣樓(大覺精舍)

貴州鄉賢、實業傢華之鴻修建。華之鴻一生,居官、興學、辦實業。護國反袁時,他帶頭捐資助餉;他出資興學、辦報,開瞭貴州近代民族工業的先河。其創辦的文通書局為當時全國七大書局之一。其創建仁懷茅臺鎮的“成義燒房”即國酒茅臺的正宗前身,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成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他“平素自奉極薄而性好施與”,為各地水旱火災捐資數十萬兩;至於鄉黨親友之貧困更樂於捐輸,足見其仁愛之心。

他於1920年出資修建的佛樓,四年後落成。危樓聳立、美輪美奐,甚至比城墻還高出一截,堪為摘星。昔年貴陽的建築大多低矮,華傢閣樓拔地而起,頓時在貴陽掀起一陣旋風。從此,華傢閣樓也就成瞭貴陽一景。

虎峰別墅

唐傢公館

明永歷元年(1647年)張獻忠部將孫可望率大西軍攻占貴陽,將明末流亡皇帝朱由榔“迎駕”貴州安龍。明朝永歷五年(1652年),南明政權立安隆為國都,永歷帝朱由榔,改安隆所為安龍府,作為行在四年。

省府路及周邊地塊,明清時期就叫大壩子。南明孫可望想稱帝曾打算在此建皇宮,所以,從前電臺街曾經叫皇殿、忠烈街叫皇殿上、文筆街叫皇宮卡。有"華傢的銀子,高傢的谷子,唐傢的頂子"之稱的貴陽三大旺族華傢、高傢、唐傢的公館——唐傢花園、高傢花園和華傢閣樓,都選擇建在大壩子這裡。

據考,唐以前貴陽情況模糊。武德四年(621年)設下等州矩州,地當在今貴陽,轄境相當今貴陽市及清鎮、龍裡、修文等市縣部分地區。那時大概有一土城。北宋末改“矩”為“鬼”。元設八番順元宣撫司。元末升貴州等處長官司為貴州宣慰司。明初以貴州宣慰司隸屬四川佈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改土垣為石墻,辟五門。永樂十一年(1413年),始設貴州承宣佈政使司,治貴州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改設在貴州城的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城得名在1569年,621年的矩州如有土城或土寨子的墻垣,則是可考知的最早的貴陽城。

⑤商史:貴州金融一條街;中華路,噴水池,大十字;近千年貴陽商脈極致凝練,三大商圈繁華蔓延。

池塘水榭和大花園。

中華路:與城同源,近千年繁華不息。在元代貴陽還僅僅是一座區區土城的時候,中華路就已經存在,至今歷史近千年。整條路貫穿南門和北門的路,是歷代貴陽最醒目最重要的幹道,古時叫“大街”。

多彩貴州網

明天啟年間,貴陽城垣往北擴建至六廣門。從北門連接六廣門的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因與明初時南京、湖廣進貴州的屯軍解甲歸農後,聚於此地以銷售糧油而聞名,故稱“南京街”,下段則以廣東販子在此經營綢緞而聞名,故稱“廣東街”。兩條街各具特色,也與大街一樣繁華熱鬧。這兩條街就是今天的中華北路瞭。

省府路,貴州第一路,開出貴陽第一車。周西成:字繼斌,生於晚清光緒年間,是桐梓新橋黑神廟人,早年入伍,經關系提攜與自身才能得到逐步高升,獨占黔北。1926年被委任為貴州省長,此時正是北伐軍節節勝利之際,周西成通電擁蔣,被授予貴州省主席一職,所部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周西成任軍長,桐梓系正式登頂貴州。

周西成主政貴州時期,從廣州進口轎車把車拆成零件裝箱,跋山涉水,用人力抬進貴陽最先修築的就是從省政府到他官邸“世傑花園”的路。當時,大街是貴陽的主幹道,又是省主席出行的必經之地。從省府路經大街的北街、到廣東街拐普定街(今黔靈西路)抵威清門馬路修成瞭。省府路和大街成為貴州省第一條能通汽車的城市“馬路”。為此,1928年(中華民國17年)貴州省政府專門鑄發紀念銀幣。

1947年,省長楊森決定在貴陽城內修西洋式"高級馬路"――即路面用塊石鑲砌而成的道路。70年前,省府路可是和中華路相媲美的“高級公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高級馬路”正是有意保留在省府路上“貴府”前的那段石板街。

由於有瞭汽車行駛路,所以省政府於1930年將貴陽部分老街正式更名。其中大街的北街從大十字到省府路口段更名為“中華路”,貴陽中華路名便由此起。

③文史:源起陽明書院,傳續百年名校。

貴山書院是清朝貴州書院之首,全省規模最大、師資最為雄厚,續存瞭166年,影響深遠。貴山書院培養瞭不少貴州文化名人和文化先賢,如“黔滇第一狀元”趙以炯、貴陽文化遺產—“是春谷”巨型摩崖石刻《洗心亭集》詩文的制作者謝庭董等。清末民初,在貴山書院遺址先後設立過貴州大學堂、貴州高等學堂、簡易師范學堂、礦業學堂等,可以說是貴陽學界的發祥之地。

電臺播音一直維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1945年前,開有短波對東南亞地區,用國語、粵語新竹產後護理之家、客傢等語播音,也有外語廣播用英語、馬來語等,那時播音員較多。

①國史:南明往事:迎駕安龍,築殿貴陽。皇殿舊址之上,寫盡元明清風雲史章。

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arrow
arrow

    phoonereratey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